七夕节前夕,玉园南社区、康乐苑社区、和泽苑社区先后举办主题活动,邀请老夫妻们,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、相处之道,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婚恋观和家庭观。来,记者带您听一听老夫妻的幸福秘诀。
苏履银、王素芝翻看老照片
包容走到老
在西矿街349号院,95岁的苏履银与92岁的王素芝,是一对公认的恩爱高龄老夫妻。
苏大爷年轻时,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、抗美援朝战争,如今鬓发斑白却身姿挺拔,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特有的气质。他的右手在战场上受过伤,穿袜子、系扣子这些活,她来搭把手;她耳朵背,他说话从不大声,总是凑到耳边慢慢讲。苏大爷说:“过日子嘛,就是她疼我,我也疼她。”朴实的话语,实在又暖心。
从青丝到白发,两人已携手走过70载。一起经历过的日子,有困苦疾病的艰难,也有生儿育女、添子添孙的欣喜。多年来,他们相互包容,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营造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氛围。二女儿说:“父母从不讲啥大道理,他们彼此关爱、理解、扶持的做法,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。”
两位老人坦言,他们幸福的秘诀就是诚心诚意对待对方,虽然没有山盟海誓的浪漫,但一粥一饭的惦念、一扶一携的默契里,藏着最动人的恩爱。
董巍山、李兰荣散步
平淡亦幸福
87岁的董巍山、89岁的李兰荣这对老夫妻,住在涤纶厂小区,已携手走过68个春秋。
董大爷年轻时是电影院的放映员,总能变着花样给妻子带去浪漫。每次有新片上映,他会第一时间带妻子去看。李兰荣说,《卖花姑娘》《洪湖赤卫队》《林海雪原》《白毛女》……一部部经典影片不仅丰富了二人的精神世界,更成为夫妻感情的润滑剂。
“生活挺好,我们很满足,虽然有时不容易,但是很幸福。”董巍山说,生活中偶有拌嘴,但生气超不过半天。李兰荣笑着说:“夫妻之间没有隔夜仇,一方主动说句软话或者递杯水,也就化解了。”
如今,两人年事已高,仍保持着共同娱乐的习惯。每天一起看电视、散步、读书。“你慢一点走,当心摔着。”“不怕,有你拉着我呢。”李大娘一手拄着拐棍,一手牵着老伴的手,缓缓而行。这一幕常能在小区里看到,邻居见了不由得感叹:“这是爱情最好的模样。”
董大爷觉得,生活就是这样,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,而爱情藏在细节里,幸福洋溢在脸上。
芦建国、梁善心合奏音乐
爱情的乐章
午后,玉园路23号院,萨克斯与钢琴的合奏声飘出窗外。居民一听便知,这是芦建国两口子在“玩音乐”。
74岁的芦建国和63岁的梁善心,用音乐奏响了40年的爱情旋律。年轻时,芦建国在白家庄矿工会负责文艺工作,萨克斯是他在职工汇演时的“招牌”。梁善心在矿上宣传队,指尖下的钢琴声是宣传队里最亮的调子。两人因一次联欢会结缘,携手走到今天。
生活中,老两口常用音乐“对话”。梁大娘觉得老伴闷在家太久,便随手弹一曲钢琴《致爱丽丝》,轻快旋律是她的“散步邀约”。芦大爷听见,准会放下报纸拿起萨克斯,吹一段《茉莉花》应和,意思是“马上就走”。
有时因为某件事,彼此闹了别扭,他们就用音乐解决。“他吹得急了,我就压慢半拍等他;我弹错个音,他准会把萨克斯声调得柔些兜住。”梁大娘笑着说:“合奏就像‘矛盾清零键’,音符一交织,啥气都顺了。”两位老人,用音乐丰富了生活,也表达着浓浓爱意:你懂我的旋律,我熟你的和弦。一唱一和,便是一生。
又到七夕,这些老夫妻用相濡以沫、白首不相离的爱情故事告诉年轻人: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相守是最真实的幸福。
记者 李涛 文/摄 太原晚报
【来源:太原日报】
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