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《陈毅传》这本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立项的传记,书中的开篇便明确指出,陈毅的公历生日是8月26日,1901年8月26日,他诞生于四川省中部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的一个小地主家庭。这一天,正好是陈老总的九十周年诞辰,而1991年8月26日的这个纪念日,却并没有受到过多的社会关注。根据党的规定,不能为领导人庆生,尤其是陈老总去世已有19年。除了中央组织的座谈会和少数报刊上的纪念文章,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,这只是一天普通的日子。
当时,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刘锡田,虽然已经演绎了陈老总十年,但他深知艺术与生活的界限。在1991年8月26日那天,刘锡田随《大决战·淮海战役》的拍摄团队到东海舰队首映。当演员们一一上台与观众见面时,刘锡田的陈老总角色也走上台,准备向大家致词。此时,一群英姿飒爽的男女战士,肩扛军衔,在舰队首长的带领下,步伐整齐地踏上了舞台,捧着一块大蛋糕,蛋糕上插满了蜡烛。令刘锡田意外的是,这群战士并没有按预期走向舰队首长,而是径直走向了他,舰队首长给了他一个标准的军礼,并齐声喊道:“今日是陈毅元帅九十岁生日,祝敬爱的陈老总生日快乐!”台下的官兵们纷纷起立,肃穆敬礼。此时,刘锡田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厚礼震惊了,眼眶微红,嘴唇微颤,却无言以对,最后他郑重地接过了那块蛋糕。
展开剩余75%那一天,刘锡田深受感动,泪水盈眶。自从扮演陈老总以来,他接触过许多革命老区的群众,也见过陈老总的老战友和部下,深知人们对陈老总的崇敬之情。可是直到今天,在舰队官兵为他庆祝这个“生日”,他才惊觉自己已经成为陈老总的化身,真正感受到了陈老总在人们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。
回溯到1938年,当时的陈老总正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,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,而刘锡田那时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。刘锡田的父亲曾在北平的邮电局工作,母亲则酷爱听戏,家中常备留声机播放评书和相声。刘锡田自幼便浸润在这些艺术的氛围中,早早显现出表演才能,经常模仿侯宝林、马三立的名段逗乐同学。随着年岁增长,老师推荐他参加学校的小舞台演出,他的演技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。
刘锡田的小学时光在北师大一附小度过,这所学校非常注重艺术教育,常组织学生演出。刘锡田从小舞台的演出中开始积累了表演经验,最初的演出节目是《包公审石头》,他在其中扮演了小偷“石头”。随后他考入了北京崇德学校(现北京三十一中),这所学校曾培养过许多名人。在这里,刘锡田继续展现其戏剧天赋,成为班级里的文艺委员,并积极参与学校剧团的活动。
然而,尽管对表演深有热情,刘锡田并没有将其作为职业,而是选择了成为一名老师,继承父亲的职业。由于家庭贫困,刘锡田最终决定辞去教师工作,考入铁路文工团,从而正式踏入演艺行业。铁路文工团的历史悠久,刘锡田也因此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元老之一,并在该团工作了二十多年。
1970年代末期,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,艺术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化。电影界开始选拔特型演员,以扮演国家领导人。刘锡田的妻子王加平,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高级化妆师,发现丈夫有着与陈老总惊人的相似之处,并推荐他参选陈老总的特型演员。通过精心的化妆和塑造,刘锡田成功塑造了陈老总的形象,并开始接演相关角色。
在饰演陈老总的过程中,刘锡田不仅通过与陈老总的老部下、亲属的接触,更深入了解了陈老总的性格与经历。1981年,他来到江西宁都,与陈老总的第二任夫人赖月明见面,得到了她对陈老总的第一手描述。赖月明讲述了她与陈老总的爱情故事,刘锡田深受感动,并因此更加理解陈老总的为人。
这段旅程让刘锡田的表演更加贴近陈老总的真实形象。每一次演绎陈老总的故事,他都更加体会到这位伟大人物的气度与情怀。刘锡田通过深入的生活与研究,不仅成功塑造了陈老总的荧幕形象,更与许多与陈老总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